广州疑似新增新冠病例,事实还是谣言?
1、广州疑似新增新冠病例,这是事实不是谣言。在11月1日0时至24时,广州市报告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5例。新增出院病例5例。截至11月1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39例、境外输入关联病例28例,累计出院435例,尚在院治疗32例。截至11月1日24时,累计报告境内确诊病例349例,累计出院348例,累计死亡1例。
2、疑似新冠感染病例是指具备特定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同时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两条的病例。
3、市卫生健康委、白云区、市消防救援支队、广州环投集团的相关负责人通报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情况。广州没有静默的安排更没有封城的计划11月25日在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办主任表示,今天相关部门留意到在微信上有广州静默、封城的谣言。
4、以下关于新冠的传言均不可信,无需因传言而改变饮食或生活习惯:饮食相关谣言大蒜等辛辣食物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大蒜素及相关成分在体外实验中虽对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但这是针对分离提取成分的体外细胞试验结果,和日常吃大蒜不同。
5、谣言三:广医三院医护感染新冠肺炎谣言内容:网传“广医三院医护感染新冠肺炎”。事实真相:4月19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发布声明,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该院未出现任何医护人员感染情况,也无病区或区域被强制隔离。
广州现在还有本土新增吗
不能简单认为广州就危险了,虽然新增本土病例感染源指向非籍人员聚集地,但广州有应对能力与措施,且疫情整体可控。
广州现在可以正常出入,感染疫情风险较低。根据最新疫情数据(截至3月25日),广州近期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累计确诊540人,治愈525人,死亡1人,现有确诊14人。由于当前疫情风险较低,广州已取消大规模封控措施,人员可正常出入。
2025年8月疫情分布 根据广东省疾控局2025年8月17-23日通报,全省新增336例本土病例,主要分布在佛山、广州、湛江、潮州、深圳、河源、惠州、东莞8个地级市,其中佛山与广州作为珠三角核心城市,病例数量占当周期内总新增量近四成。
广州本轮疫情源头目前尚未明确,官方仍在调查中。根据广州市最新疫情通报,11月7日0—24时,广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4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263例,另有118例本土无症状转确诊病例。这一数据反映出当前广州疫情的严峻态势,每日新增病例数较多,且以无症状感染者为主,显示出病毒传播的隐匿性和广泛性。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3例:广东25例,其中东莞市18例、深圳市6例、广州市1例;云南21例,其中临沧市17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3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例;黑龙江3例,均在黑河市;天津1例,在滨海新区;山西1例,在晋中市;上海1例,在嘉定区;四川1例,在绵阳市。
连续6天实现社会面清零!这些人快报备→APP
我市已连续六天实现社会面清零,疫情形势总体向稳向好。自4月28日至今,本次疫情累计报告感染者128例,病情稳定,无重症、危重症病例。5月3日12时至5月5日12时两天内,新增29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其中确诊病例21例、无症状感染者8例。这些新增病例主要来源于隔离点密接和重点人员排查,以及封控管控区排查。
沙湾市自8月10日0时实施临时性静态管理以来,已实现社会面清零,并决定自2022年8月15日0时起解除临时性静态管理。具体措施与要求如下: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全市各乡镇、部门(单位)需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面清零是指没有在社会面、社区内发现新的确诊病例,即所有新的确诊病例都是在隔离的密切接触者或者是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当中发现的,已经不存在社区面上的传染源。社会面清零后一般14天左右的时间就会解封。
据悉,当疫情社会面清零后后一般14天左右的时间就会解封。但是,接下来的生产生活,广大市民仍要继续做好这几点:强化个人防护;少出行不聚集;及时主动报备;安全收取快递;全程接种疫苗;做好健康监测。
社会面清零就是如果有新增的病例,但只是在管控区增加,其他地方并没有增加,社会,社区层面是安全的就算是“社会面清零”。但是就算这样并不代表该地可以解封。
“‘社会面清零’就是我们之后发现的所有新的确诊病例都已经在我们隔离的密切接触者或者是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当中,在社区已经不存在社区面的疫情传播了。实现“社会面清零”是为了我们全市下一步解封创造良好的条件”。西安市疾控中心的副主任陈志军对于“社会面清零”是这么给予解释的。

广州海关检出4例新冠肺炎病毒阳性病例
1、月18日,广州海关所属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在CZ392(达卡-广州)航班上检出4名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入境旅客,其中2名确诊为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名为无症状感染者。
2、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情况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男,29岁,中国籍。5月28日从柬埔寨乘坐LQ908航班于5月29日飞抵广州入境,海关采样后按全程闭环管理转运至集中隔离点。反馈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即转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隔离治疗。经CT检查和专家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3、在此案例中,大连海关、上海海关、广州海关分别检出了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且均来自同一家境外生产企业。这三次检出应分别计算,即视为该境外生产企业先后被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3次。
4、若同一境外生产企业先后被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3次及以上的,海关将暂停接受该企业产品进口申报4周,期满后自动恢复。
5、反馈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即转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隔离治疗,经CT检查和专家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除了这5例境外输入病例之外,还有13例境外输入的无症状感染者,这里就不再进行说明了。总而言之,广州在11月1日出现了多例境外输入病例,这是事实,而不是谣言。
6、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按规定作退运或销毁处理。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海关部门组织指导督促查验场地经营者或进口企业,对进口冷链食品的集装箱内壁、货物外包装实施消毒。消毒完成后,消毒单位出具该批货物业经消毒的证明。未在口岸环节消毒的进口冷链食品按规定放行后,在后续环节予以消毒。
广州监测出2名猴痘病例,太可怕了,可能病毒就在我们身边
广州市监测发现的2例猴痘病例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目前公众无需过度恐慌,但需保持警惕并采取科学防护措施。病例基本情况根据广东省疾控中心6月10日通报,广州市发现2例猴痘确诊病例:患者1:43岁男性患者2:29岁男性两例病例均经广东省疾控中心及中国疾控中心复核确认,结果为猴痘病毒核酸阳性。
自我隔离与联系疾控中心 立即自我隔离:一旦怀疑自己可能患有猴痘,应立即进行自我隔离,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以防病毒传播。联系疾控中心:及时与当地的疾控中心取得联系,按照他们的指导进行后续操作。疾控中心会提供详细的隔离和康复建议。
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意味着其防控措施将按照乙类传染病标准执行,需强化疫情监测、医疗救治和公众教育,同时提高疫苗接种率并关注女性等特殊群体的感染风险。具体影响如下:防控措施升级,管理更严格疫情监测与报告:纳入乙类传染病后,医疗机构需对猴痘病例进行更严格的监测和报告。
猴痘病毒虽然名字中有“猴”,但猴子并不是其主要传播者,啮齿类动物才是猴痘的主要传播者。人类接触带有病毒的野生动物,尤其是啮齿类动物,是导致感染的主要原因。此外,猴痘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触传播。
广东是低风险地区吗
由于广东省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因此从省内其他城市返回(例如返回高州)通常无需进行核酸检测或隔离措施,也无需报备(但八大重点人群仍需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证明)。然而,也有部分地方规定表明,省内返乡人员同样需要进行报备。
广东已实现全域低风险,广州小学和幼儿园师生(封控区、管控区除外)将于4月25日返校复课。
广东中山市目前整体被划分为低风险地区,但存在部分高风险和中风险地区。风险等级 高风险地区:中山市的部分地区,如主城区片区,被划分为高风险地区。这些地区实行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对来自高风险地区的人员要求严格隔离医学观察和核酸检测。
广州市荔湾区鹤园小区东片由低风险地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具体情况如下:调整依据:根据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关于印发广东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工作指引的通知》,经广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医疗防治组风险等级评估,并报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同意后实施调整。
广东湛江目前存在中高风险地区,大部分地区为低风险地区。以下是详细解低风险地区情况:根据国家卫建委的相关规定,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被划为低风险区。